詳細信息

首頁  >>  詳細信息

《常識》讀后感

瀏覽次數:10328          發布時間:2018/1/23 11:05:43

《常識》是梁文道先生時事評論的一本結集。

初見書名,我深感疑惑:作者為何要給書取這么個毫無吸引力甚至會讓讀者自覺情智受鄙,不容接近的名字?讀罷作者自序才了解,原來書名是有出處的,那便是“痛苦”美國之父托馬斯·潘恩所著的同名作品,深刻揭露當時社會不公,喚起民眾獨立信念的小冊子——《常識》。于是便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始拜讀,希望作者也能像前輩一樣將某些別人不敢講的大是大非深加揭露和批判。

初讀《常識》,確為其涉論之廣泛,言辭之精透而大加喝彩。從國人《國恥:向“百年國恥”說再見》的自卑心理講到國家《大國:溫柔的必要》的自信行動;從《血汗工廠:打工妹沒有留學的自由》中女性卑微的社會地位講到《大學校長:校長的地位堪比國家元首》中校長巨大的社會責任;從泰國國王普密蓬清明的政治政策講到普京利用“俄羅斯的良心”索爾仁尼琴的言論已達到自己目的的政治黑暗。作者從人性、社會、政治等各方面對現實現象進行了揭示和評論。

短評事例之外,許多怪相還會啟示我們的進一步思索。例如梁先生在《大學生,要老媽送上學的一代人》中講到“回想中國百年大學史,那真是一部學生幼童化的漫長過程,五四時的學生可以上街打軍閥,今天的大學生則要校方代行父母之責。”,并將這種現象歸為社會發展的癥結,說得非常透徹。作者對大學社會教育幼童化的指責使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現行小學文化教育家庭化的教育癥結,近來網上流傳的各種家長因輔導小學生作業而大發雷霆、大打出手甚至氣絕身亡的段子不絕于目,這些段子并非空穴來風。家里孩子剛讀小學三年級,每天回家做作業的時間就要三四個小時,老師還會要求家長檢查修改學生作業并簽字,我每次給孩子檢查作業都會發現許多不該發生的錯誤,有時候明顯很重點的知識點孩子說老師沒怎么講,家長就又要重新講一遍,這很明顯就是教師把本該在學校完成的知識教育轉交給家長去做了,而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缺少職業教師的系統和耐心,有時候就會對孩子發火;叵胛易约盒W時候,父母都在忙農活,根本沒有時間給我檢查作業,更別說輔導。小學文化教育家庭化的客觀原因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取得的成果已經顯現——現在幾乎所有小學生家長都具備了輔導孩子作業的能力;直接原因就是學校和教師隊伍責任心的缺失;但根本原因在于國家教育機構對學生減負、學校和教師引導等問題的統籌安排、實施細節及可能引發的問題沒有考慮周到、沒有規劃好。

梁文道先生說所謂“常識”,就是一個國家、社會的游戲規則,是大家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東西。并直言道“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為常識而已。若覺可怪,是因為此乃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這確實是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如上所述,梁先生洋洋灑灑講述和評論了許多“常識”,然而也并未面面俱到,許多時候往往是避重而言它,如說到前蘇聯的“極權主義”,說他是“一種連它的領導人都要私底下拿這套制度的意識形態開玩笑的體制。沒有人相信它宣稱的真理真是真理,連它的最上位者自己也不相信。”點得很透徹,后面卻沒有進一步評論了,這就讓我起初希望看到本書大膽的言辭的希望落空了。

所以更多的“常識”還要我們自己去思索和聯想。(貨運部:周久兵)

 

 

                                     

无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