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2014年,“她”十歲了,十年的積累和沉淀,“她”變的婷婷玉立,落落大方,傲然的挺立在中韓航運界,像閃閃發光的星星,“她”就是我們的公司:連云港中韓輪渡有限公司。“十”這個數字在中國,有著豐富的內涵。而十年的時間,對于發展迅速的中韓航運業來說,如一日三秋,承載了太多的命題。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而今成為連云港路人皆知的大公司、中韓航運界不可忽視的力量,其中必然包含值得去深思的東西,一個回望而后向前的契機。“她”帶給我們太多的快樂和感動,也有過偶爾的彷徨和猶豫。高速發展的十年,見證了公司多年的奮斗歷程。我們也都投身其中,在大潮中邊學邊游泳,走到了今天。
耳邊響著“光陰的故事”,思緒一下子飛到了2005年,在幾位“伯樂”領導人的帶領下,“她”像一個初入社會的少女帶著一點羞澀走入了人們的視線,對于人才的渴望,“她”向許多港口集團的職工伸出了橄欖枝。人們紛紛的來投奔“她”,可是卻發現,一開始的“她”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很多人選擇了離開。但是仿佛是冥冥中的一種緣份,在拉近我和“她”的距離,“她”的“身份證件”在工商局落款蓋章的那一天(2004年8月30日),我迎來了我的20歲生日,“她”并沒有主動伸出手來迎接我,所以我走向“她”,“她”接納了我。于是,我成為了“她”的“孩子”,并開始了我和“她”長達十年共成長的旅程。
2004年的12月30日,她的第一位合作伙伴,花骨朵般的“紫玉蘭”承載著“她”的滿腔熱情和理想,開啟了連云港到韓國仁川的首次航班,這不僅結束了江蘇省沒有海上國際客貨航線的歷史,而且架起了連云港市乃至全省周邊、陸橋沿線地區進入韓國首都經濟圈的海上直達通道,也為擴大與韓國的經貿交流,承接韓國產業轉移創造了條件,意義之重大不容忽視,這讓我們身為中韓輪渡人非常驕傲。剛剛踏入社會的“她”正經歷著長達一年多的寒冬,然而“她”在冬天的時候沒有天天強調困難,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機會扭轉競爭格局”,秉承著“眾志成城,打造精品航線”的決心,在“伯樂”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起努力下,2006年的8月,“她”迎來了“她”的首個春天,從巨額虧損到扭虧為盈,并且從10月份開始,一直處于爆艙狀態。進入2006年,便如脫韁之馬,盈利率不斷攀升,當年公司人均創利50萬人民幣。在全國中韓客貨航線中,“她”是第一個當年扭虧為盈的公司。整個公司的人歡心鼓舞,當初花骨朵般的“紫玉蘭”綻放了,曾不起眼的花骨朵,很多人都覺得開不下去的航線,如今給人們交了一篇滿意的作業。“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和“她”一樣,懵懵懂懂的我當初沒有什么遠大的理想、工作沒有詳細的規劃,不學習不上進,人生仿佛在虛度。在小伙伴“紫玉蘭”運營之初一個航次僅托運幾個集裝箱、承運幾十名旅客,“伯樂”領導人愁眉不展讓大家準備“回家”的時候,年輕氣盛的我我并沒有太多的感覺。只是想著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完,有時候甚至做不好。自己的工作沒有任何頭緒和經驗,走入了自己工作中的“冬天”。經過幾天的思考,在內心暗暗的跟自己較輕,壓力即是動力,把難題解決,錯了從頭再來,不斷跌倒不斷爬起,自我摸索,虛心學習,把所有人都當成自己的老師,去集團學習如何做工資表,去檔案館封閉式訓練如何整理檔案,跑勞動局、工商局、人事局,逐步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工作效率,慢慢的漸入佳境。
“她”的優秀已經讓大家都看到了“她”的價值,這離不開“伯樂”領導的正確決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長期以來,“紫玉蘭”運營勢頭良好,但因航班密度不夠,對增開連云港至韓國平澤港航線的呼聲日益提升,迫切期待著連云港增開至韓國的客貨班輪航線。為增加抗風險能力,“她”乘勢而上,這時另一個伙伴“中韓之星”出現了,于2007年11月11日又一次承載著“她”寄予的希望從連云港首航至韓國平澤港。又一條航線的開通,也是************個一個公司開兩條韓國航線的公司,是江蘇省第一條國際客貨班輪航線。新航線的開通總是面臨著競爭激烈、形勢嚴峻的問題。在群雄環伺中,“她”沒有放棄,沒有退縮,困境讓所有中韓輪渡人逆流而上,向著同一個目標共同前進。
2008年,“她”迎來了第二個冬天,金融風暴肆虐、全球航運迅速向低谷滑落,“她”始終堅持著迎難而上的精神,及時應變,調整戰略,堅持“誠信如一,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公司全體抱團取暖,順利的渡過了第二個冬天。“要善于利用逆境”,這是我在“她”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一個信念,從那時開始,我便在工作上給自己制定詳細的計劃。給自己的工作進行分類,每天上班前先列計劃,分出一天工作的輕重緩急,當日事當日畢,絕不拖延。未完成的工作計入個人小秘書程序,第二天及時提醒自己。事無巨細,在這種可以磨煉自己的大公司身上,可以學到很多。多次失敗后總結出來的工作經驗就是“敬業精神、責任心和端正的工作態度”,這三點每天都在提醒我要做出和“她”一樣的成績來。
到了公司五周年之際(2009年),全球航運雖仍在低谷徘徊,經濟大環境卻相對穩定,在社會各界對“她”的鼎力支持下,“紫玉蘭”、“中韓之星”兩位小伙伴繼續忙碌的奔波于連云港與韓國兩大港口之間,集裝箱運量、客運量穩中有升。雖世界經濟出現回暖跡象,但由于種種不確定因素,復蘇之路必然是長期的、曲折的。為了給公司的影響力造勢,公司領導決定擴大經營規模,2010年,“她”的下一代“連云港中韓旅游有限公司”和“連云港中韓物流有限公司”分別問世。為了給“她”的下一代辦理“戶口登記”,我義不容辭的各方奔走,兩個子公司分別于當年的7月和11月登記落戶。
隨著連云港中韓航線的運營,不僅“她”在韓國兩個港口城市有了一定的影響力,連云港、江蘇在韓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越來越高;航線帶活的中韓貿易,引起了韓國經濟界、學界的廣泛關注,航線已接待多所韓國大學赴連云港進行經濟調研的團隊……由于良好的經營業績,“紫玉蘭”、“中韓之星”受到了連云港港、仁川港、平澤港及港口所在地政府的嘉獎,經營業航線的連云港中韓輪渡公司也名副其實地成為對韓客貨班輪運營的“海上王牌”,連云港港也成為全國惟一的對韓客貨班輪“一港兩線”港口。
現如今,“她”已經十歲了,已經越來越美,越來越好,我亦跟隨著“她”的腳步共同成長著,雖然始終在平凡的崗位做著平凡的工作,也許“她”永遠也看不到我的成績,但是我仍在堅持著。同“她”同呼吸,共命運,共同走向下一個十年。
辦公室:張蓉